大众养生网

针灸后脸肿是怎么回事

江一平 中医消化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针灸后脸肿可能是生理性刺激引起的正常反应,也可能与过敏反应、感染等病理性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

1、生理性刺激

针灸治疗过程中,针具可能对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轻微刺激,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从而引发暂时性肿胀。此类情况通常范围较小,伴随轻微疼痛或发红,一般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2、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可能对针灸针的不锈钢材质或消毒剂成分过敏。此时除面部肿胀外,常伴随针眼周围皮肤发红、瘙痒、皮疹等过敏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或全身性荨麻疹。建议立即告知医师,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

3、感染

若针灸器具消毒不严格或操作者手法不当,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典型表现为局部红肿范围逐渐扩大,触碰有灼热感,可能伴随化脓或发热。此时需及时就医进行清创处理,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治疗。

针灸后出现面部肿胀时,建议24小时内进行局部冰敷,避免揉搓或热敷刺激。若肿胀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明显疼痛加剧、皮肤温度升高、分泌物增多等情况,需警惕感染风险。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针灸治疗,治疗后4小时内避免沾水,以降低感染概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