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昆虫性皮炎

刘琴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昆虫性皮炎是指因昆虫叮咬、接触或毒液刺激引发的皮肤炎症反应,常见于蚊虫、螨虫、跳蚤等节肢动物接触后。其发生与昆虫种类、个体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处理避免继发感染。

昆虫性皮炎的形成原因

1、昆虫毒液刺激

部分昆虫叮咬时会释放毒液,如蜜蜂、黄蜂的毒液含组胺和酶类物质,可引发局部红肿、灼痛等急性炎症反应。

2、过敏反应

某些人群对昆虫唾液或分泌物中的蛋白质过敏,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应答,表现为瘙痒性丘疹、风团等迟发性皮损。

3、机械性损伤

昆虫口器刺入皮肤时可能破坏表皮屏障,引发继发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可加重红肿、化脓。

典型症状表现

皮损多出现在暴露部位,常见单个或多个红色丘疹,中央可见叮咬痕迹,伴明显瘙痒或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大疱或全身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蚊虫叮咬以风团样皮疹为主,螨虫叮咬则易形成线状分布的丘疹。

防治及处理建议

急性期可用冷敷缓解肿胀,外涂炉甘石洗剂或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减轻炎症。瘙痒明显时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若出现化脓、发热等感染迹象,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口服阿莫西林。日常需保持环境清洁,使用驱虫剂,穿长袖衣物减少暴露。皮肤异常持续加重或伴有呼吸困难等全身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