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水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组织发生化脓性炎症,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液。常见原因包括皮肤感染、术后感染、外伤感染等,需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患者应尽早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脓水的形成主要与细菌感染有关。当皮肤破损或免疫力下降时,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聚集吞噬细菌后发生坏死,与坏死组织共同形成脓液。感染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局部温度升高等典型炎症表现。
处理方法需根据感染程度而定。轻度感染可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膏,配合碘伏消毒处理。中重度感染需口服头孢克肟片、阿奇霉素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形成脓肿时需由医生进行切开引流,彻底清除脓液。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同时控制原发病。
日常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挤压感染部位。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足疗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若出现发热、脓液增多或扩散等情况,应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深部组织感染可能引发败血症,及时规范治疗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