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慢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窦房结功能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原因有关。若长期存在心率减慢或伴随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健康人群在睡眠或静息状态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会抑制心脏起搏点,导致心率暂时性减慢至50-60次/分。运动员因长期训练心肌收缩力增强,安静时心率可能低至40-50次/分,属于心脏代偿性适应表现,通常无头晕、乏力等异常症状。
2、窦房结功能异常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炎后遗症、窦房结退行性变等疾病,会导致心脏起搏细胞功能障碍。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常显示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多低于50次/分,可能伴随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药物提升心率,严重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3、心脏传导阻滞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疾病可引起房室结或希氏束传导异常。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率可能低至30-40次/分,心电图可见PR间期逐渐延长或完全分离。紧急情况下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持续性阻滞需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4、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机体代谢率,导致基础心率减慢。患者常伴有怕冷、体重增加、黏液性水肿等症状,血清TSH水平升高,FT3、FT4指标下降。确诊后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多数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心率可回升。
日常应避免使用美托洛尔片、地尔硫卓片等可能减慢心率的药物。若静息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或出现黑蒙、晕厥等心脑供血不足表现,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由心血管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