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时的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但多数患者会感到剧烈疼痛,通常难以忍受。疼痛可能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加重,严重影响日常活动。以下从疼痛特点、发作规律等方面具体分析:
1.剧烈疼痛
痛风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常出现刀割样、撕裂样剧痛。部分患者描述疼痛感类似骨折,甚至轻微触碰床单也会诱发明显痛感。这种疼痛源于尿酸盐结晶刺激关节滑膜引发的急性炎症反应。
2.突发性加重
约50%的患者首次发作始于夜间睡眠时,可能与夜间体温下降、血液循环减慢导致尿酸盐沉积有关。疼痛常在12-24小时内达到高峰,常见于大脚趾基节、踝关节等部位,发作时关节常伴有红肿、皮肤温度升高等表现。
3.反复发作倾向
未经规范治疗时,60%患者会在1年内复发。随着病程进展,发作频率可能从每年1-2次逐渐增加,疼痛持续时间也会延长。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骨质破坏,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酸胀感。
痛风发作期间需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急性期应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托考昔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日常需通过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保持合理体重等措施预防复发,若出现持续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