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时进行物理降温的方法主要包括温水擦浴、冷敷、补充水分等,适用于体温未超过38.5℃的情况。若体温较高或持续不退,建议及时就医。
1.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后拧至半干,擦拭颈部、腋下、腹股沟、四肢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温水蒸发可带走体表热量,同时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散热。避免擦拭前胸、后背和足底,以免引起不适。
2.冷敷将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放置于额头、颈部两侧等部位,每次冷敷时间不超过15分钟。低温可收缩局部血管,减少血液流动速度,从而降低局部温度。需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补充水分发热时体内水分消耗增加,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充足的水分摄入可维持正常代谢,促进排汗和排尿,加速散热过程。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或酒精类饮品。
进行物理降温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寒战、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停止操作并及时就诊。婴幼儿、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物理降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