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明确传播途径有助于预防感染。
1.性接触传播性接触是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梅毒患者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中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健康人若与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措施的阴道同房等,病原体可通过细微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即使在无症状的潜伏期,患者的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仍可能携带病原体,存在传播风险。
2.血液传播输入含有梅毒螺旋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能引发感染。此外,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或在不规范的场所接受纹身、穿耳等有创操作时,若器械未严格消毒,也可能导致病原体经血液途径传播。
3.母婴传播感染梅毒的孕妇在妊娠期间,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先天性梅毒。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接触产道内的病原体也可能被感染。部分胎儿可能因此出现流产、死胎或出生后发育异常。
预防梅毒需避免高危性行为并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等物品。若发生可疑暴露或出现硬下疳、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性病科就诊并进行血清学检测,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