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雄激素的细胞主要包括睾丸间质细胞、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以及卵巢门细胞。这些细胞通过不同机制参与雄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对维持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1.睾丸间质细胞睾丸间质细胞又称为莱迪希细胞,主要分布于男性睾丸曲细精管之间的结缔组织中。这类细胞在促黄体生成素刺激下,通过胆固醇转化为睾酮等雄激素。睾酮不仅促进精子生成,还与男性第二性征发育、肌肉增长及骨骼密度维持密切相关。
2.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位于肾上腺皮质最内层的网状带细胞,能够分泌脱氢表雄酮等弱效雄激素。这类雄激素可作为前体物质,在外周组织中转化为活性更强的睾酮。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在女性体内作用更为显著,参与维持阴毛生长和性欲调节。
3.卵巢门细胞女性卵巢门区域存在少量类似睾丸间质细胞的特化细胞,可在特定生理状态下分泌雄烯二酮等雄激素。这些激素在卵巢局部转化为雌激素,对卵泡发育和月经周期调控具有辅助作用。当该细胞功能亢进时可能引发多囊卵巢综合征。
若出现痤疮增多、体毛异常分布或月经紊乱等症状,可能与雄激素水平异常有关。建议及时通过血液激素检测评估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等指标,由内分泌科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