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通常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具体传播方式与病原体存在形式、接触途径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密切接触者做好防护。
1.飞沫传播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当患者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呼吸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会随着飞沫排出体外。直径较小的飞沫核可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被健康人群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
2.接触传播若健康人群直接接触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液、体液等污染物,且未及时进行手部清洁,可能通过触摸口鼻等途径造成间接传播。此类传播方式发生率较低,但免疫功能低下者仍需提高警惕。
3.母婴传播妊娠期肺结核患者可能通过胎盘将结核分枝杆菌传染给胎儿,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接触母体血液、分泌物也可能发生感染。但此类垂直传播概率相对较小,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风险。
肺结核属于乙类传染病,确诊后需进行呼吸道隔离。日常生活中应佩戴口罩,避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注意遮掩口鼻。密切接触者若出现低热、盗汗、咳嗽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感染科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痰培养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