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患者日常需注意调整饮食、保持局部清洁,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改善痔疮症状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久坐久站等不良习惯。
1.调整饮食日常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痔疮的摩擦刺激。同时需保证每日饮水量,预防大便干结。
2.保持清洁排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粗糙纸巾擦拭。温水坐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疼痛。清洁后保持肛门干燥,可穿棉质透气内裤。
3.药物治疗外用药膏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能缓解瘙痒疼痛。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片可改善静脉回流,便血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需注意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物理治疗对于出血较多的Ⅰ-Ⅱ度痔疮,可采用胶圈套扎术或红外线凝固治疗。
5.手术治疗严重脱垂的Ⅲ-Ⅳ度痔疮或反复出血者,需行痔切除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后需保持切口清洁,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复查恢复情况。
痔疮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坐姿或站立姿势,建议每小时活动5-10分钟。规律作息、定时排便,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或久蹲。若出现持续便血、痔脱出无法回纳等情况,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