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以及消化道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染。该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婴幼儿,需加强预防措施。
1.直接接触传播手足口病患者的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等体液中均可能含有病毒。如果健康人群直接接触到这些体液,或接触到被污染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物品,病毒可能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体内,从而导致感染。
2.飞沫传播患者在打喷嚏、咳嗽或大声说话时,可能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健康人群若吸入这些飞沫,病毒可能经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引发感染。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此类传播风险较高。
3.消化道传播手足口病病毒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等经口传播。若食用了未煮熟的食物或饮用生水,病毒可能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导致感染。婴幼儿因卫生习惯尚未完全养成,更易通过此途径感染。
日常应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并消毒常用物品。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流行期间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若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防止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