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力衰竭的分级有哪些

杨崛圣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的分级通常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和ACC/AHA心力衰竭分期两种方法,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评估方式。这两种分级体系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病情预后的判断。

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主要依据患者体力活动受限程度划分。Ⅰ级指日常活动无气促、乏力等症状;Ⅱ级表现为日常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但休息可缓解;Ⅲ级患者轻微活动即感明显不适,静息时症状消失;Ⅳ级则处于静息状态下仍存在呼吸困难,完全丧失活动能力。这种分级动态反映患者当前心功能状态。

ACC/AHA心力衰竭体系侧重疾病发展进程。A期为存在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危险因素但无心脏结构改变;B期出现心脏扩大或收缩功能下降但无症状;C期在心脏结构异常基础上出现典型心力衰竭临床表现;D期属于终末期,常规治疗难以控制症状,可能需要机械循环支持或心脏移植。

脑钠肽检测分级结合血液中BNP或NT-proBNP浓度辅助判断严重程度。当BNP>400pg/ml或NT-proBNP>2000pg/ml时提示重度心力衰竭,该指标与心脏充盈压升高程度相关,可作为住院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参数。

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六分钟步行试验等检查,动态监测心功能变化。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剂量,同时注意每日体重监测和液体摄入控制。对于D期患者应及时评估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指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