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药煎药方法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消化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药煎药方法通常包括器具选择、浸泡时间、火候控制、煎煮次数以及特殊煎法等。煎药过程需根据药材特性调整具体操作方式,建议在专业药师指导下进行。

1.器具选择

建议使用砂锅、陶瓷锅等化学性质稳定的容器。这类器具传热均匀且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避免使用铁锅、铝锅等金属器皿,因金属可能与某些中药成分结合产生沉淀或降低药效。

2.浸泡时间

药材需提前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水量应高出药面2-3厘米,质地坚硬的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可延长浸泡时间至1小时,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而花叶类药材浸泡时间可适当缩短。

3.火候控制

煎煮时遵循“先武后文”原则。先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维持微沸状态,解表类药物宜用武火快速煎煮保留挥发性成分,补益类药物则需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

4.煎煮次数

通常需煎煮2-3次。头煎有效成分煎出率约40%,二煎可达30%,两次药液混合后分次服用。药材质地厚重或贵重药材可进行第三次煎煮,但药液浓度会逐次降低。

5.特殊煎法

根据药材特性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矿石类需先煎20分钟,薄荷等含挥发油成分需后下(最后5分钟入煎),车前子等易漂浮药材需包煎,阿胶类胶质药材需烊化兑服。

煎药时需注意保持药液沸腾但不外溢,煎煮过程中不宜频繁开盖。煎好后应及时过滤,合并各次药液并在当日服用完毕。特殊药物如附子需严格遵循先煎去毒原则,具体煎煮要求需严格遵照医嘱执行。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