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可以通过抗体检测、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核酸检测等方法进行检测。检测通常需要在窗口期后开展,不同方法的适用时间和准确性存在差异,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抗体检测
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抽取血液样本,检测血液中是否含有艾滋病病毒抗体,可判断是否感染。抗体检测一般在感染后3-12周才能检出,需注意避开窗口期,若结果呈阳性需进一步复检。
2.抗原抗体联合检测
此方法可同时检测病毒P24抗原和抗体,能更早发现感染。感染后约2-6周即可检出,窗口期较抗体检测缩短约1周。检测阳性者需通过免疫印迹试验等补充试验确认。
3.核酸检测
直接检测病毒RNA,适用于高危暴露后7-10天的早期筛查,尤其对处于窗口期的疑似感染者敏感度较高。但该方法成本较高,通常用于抗体检测结果不确定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补充检测。
4.快速检测
采用指尖血或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15-30分钟可出结果,适用于应急筛查或基层医疗机构。需注意快速检测结果仅为初筛,阳性者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认。
若检测结果呈阳性,需及时到疾控中心或指定医疗机构进行确诊检测。日常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72小时内可遵医嘱使用阻断药物。所有检测应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检测机构需提供专业咨询和心理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