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的分类一般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萎缩性阴道炎以及非特异性阴道炎等类型,具体需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判断。
1.细菌性阴道病由阴道内加德纳杆菌等厌氧菌过度繁殖导致菌群失衡引起,常表现为灰白色稀薄分泌物,伴有鱼腥臭味,pH值通常大于4.5,显微镜下可见线索细胞。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由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典型症状为外阴剧烈瘙痒、灼痛,白带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阴道黏膜可见红斑和水肿,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或妊娠期女性。
3.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伴有外阴瘙痒和尿频尿痛,可通过性接触传播,需伴侣同时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
4.萎缩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黏膜萎缩变薄,分泌物减少且呈淡黄色,易合并感染,可伴有同房疼痛或灼热感。
5.非特异性阴道炎多因阴道菌群失调或混合感染引发,但未检出特定病原体,临床表现包括白带增多、外阴不适,需排除其他类型阴道炎后方可诊断。
若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或外阴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白带常规、病原体培养等检查,明确具体类型后遵医嘱规范治疗。日常需注意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不洁性生活及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