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判断标准通常基于不同场合下多次测量的血压值,主要分为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三种情况。具体数值范围可能因测量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需由医生综合评估。
1.诊室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是临床最常用的判断方式。若在安静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对于老年患者,需注意可能存在假性高血压现象,需结合其他检测手段。
2.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准确反映血压波动规律。诊断标准为24小时平均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白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夜间平均血压≥120/70mmHg。这种方式有助于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
3.家庭自测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正常上限为收缩压≥135mmHg或舒张压≥85mmHg。建议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需静坐休息5分钟,测量时保持手臂与心脏同高,连续测量2-3次取平均值。
定期监测血压对早期发现异常尤为重要,特别是具有肥胖、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若发现血压持续升高,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不同测量方式的结果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血液检查、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确诊高血压后需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切忌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