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导联心电图是一种通过12个不同角度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常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其核心作用在于全面反映心脏不同区域的电信号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1、标准导联标准导联包括Ⅰ、Ⅱ、Ⅲ导联,主要通过四肢电极记录心脏电活动。Ⅰ导联连接左右上肢,反映心脏额面的电信号;Ⅱ导联连接右上肢和左下肢,常用于观察心律失常;Ⅲ导联连接左上肢和左下肢,辅助评估下壁心肌情况。这三个导联共同构成基础电轴参考。
2、加压肢体导联加压肢体导联包含aVR、aVL、aVF三个导联,通过调整电极位置增强信号强度。aVR导联侧重右心电活动,常用于识别右心室肥大;aVL导联关注左前壁变化,有助于判断高侧壁心肌缺血;aVF导联重点监测下壁区域,对心肌梗死定位有重要作用。
3、胸导联胸导联V1-V6直接贴于胸前壁,沿心脏水平面分布。V1-V2导联靠近右心室,可检测右心室肥大或前间壁心肌梗死;V3-V4覆盖室间隔及心尖部,对前壁病变敏感;V5-V6反映左心室侧壁电活动,常用于评估左心室功能状态。
该检查能同时捕捉心脏三维电活动,帮助识别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梗死范围及电解质紊乱等问题。检查时需保持平静呼吸,避免肢体移动干扰信号采集,电极贴放位置准确性直接影响结果判读质量。存在胸壁畸形或植入式心脏设备的患者可能需调整导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