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肌梗死怎么检查

王喜福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肌梗死的检查方法通常包括心电图检查、心肌酶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以及血液检查等。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

1、心电图检查

这是诊断心肌梗死最常用的检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可快速发现ST段抬高、病理性Q波等特征性改变,帮助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部分患者需多次复查以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

2、心肌酶学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可明确心肌细胞坏死程度。肌钙蛋白通常在发病后3-6小时升高,并持续数天,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3、影像学检查

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观察心室壁运动异常;放射性核素扫描或心脏磁共振成像(MRI)能显示心肌血流灌注和存活情况,辅助判断梗死面积及并发症。

4、冠状动脉造影

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位置及程度,常用于指导后续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的决策。

5、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血脂等检测,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电解质紊乱或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为综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出现疑似心肌梗死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自行前往医院。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演变及心肌酶学结果综合分析。检查过程中需保持情绪稳定,配合医生完成各项评估,以便尽早制定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