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这些传播方式均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体液交换有关,日常接触不会传染。
1、性接触传播这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在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如未使用安全套)过程中,病毒可通过生殖器、直肠或口腔黏膜的微小破损进入人体。男男性行为者因直肠黏膜较脆弱,感染风险相对更高。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概率。
2、血液传播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以及共用针具(如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是主要传播方式。此外,使用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纹身、穿耳器具)、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也存在风险。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已实现血源筛查全覆盖,经输血感染的概率极低。
3、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孕妇可能在妊娠期、分娩过程或哺乳期将病毒传给胎儿。未经干预的母婴传播率可达15%-45%,但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剖宫产及人工喂养等综合阻断措施,可将传播风险降至2%以下。
预防艾滋病需避免高危行为,发生可疑暴露后应及时进行HIV检测。现有抗病毒治疗虽不能根治艾滋病,但可有效控制病毒载量,延长生存期并降低传播风险。感染者应尽早接受规范化治疗,同时做好家庭成员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