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种类通常包括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以及接触性荨麻疹等。不同类型的荨麻疹在病因、症状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上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表现进行区分。
1、急性荨麻疹
此类荨麻疹多由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或感染等因素引发,表现为皮肤突发红色风团伴瘙痒,通常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消退。症状可能伴随血管性水肿,但一般不会超过6周。
2、慢性荨麻疹
病程超过6周且反复发作,约半数患者无法明确具体诱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相关,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排除甲状腺疾病、慢性感染等潜在病因。
3、物理性荨麻疹
由外界物理刺激诱发,如皮肤划痕症表现为搔抓后出现线状风团,寒冷性荨麻疹在接触低温后发作,日光性荨麻疹则与紫外线暴露有关。此类患者可通过激发试验明确具体类型。
4、胆碱能性荨麻疹
因运动、情绪紧张或环境温度升高导致体温上升时发作,特征性表现为直径1-3毫米的细小风团,常伴有针刺感。症状多在出汗后出现,停止运动后逐渐缓解。
5、接触性荨麻疹
皮肤直接接触致敏物质如乳胶、植物汁液或动物皮屑后,接触部位在数分钟内出现局限性风团。严重者可能发展为全身性过敏反应,需及时脱离过敏原。
荨麻疹患者日常需注意记录发作时的环境、饮食及活动情况,有助于识别潜在诱因。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呼吸困难、腹痛等系统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规范诊疗。不同类型的荨麻疹治疗方案有所差异,确诊后应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