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手术是一种针对肝脏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影像技术引导将导管或消融针等器械精准送达肿瘤部位,从而进行局部治疗。常用的介入手术方式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
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该方法通过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至肝动脉,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供血血管。化疗药物可在局部发挥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同时栓塞剂可阻断肿瘤血供,导致癌细胞缺血坏死。此方法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2、射频消融术在超声或CT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穿刺至肿瘤内部,通过高频电流产生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该方法对直径3厘米以下的单发肝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对大体积肿瘤可能存在消融不完全的风险。
3、微波消融术利用微波天线产生的热效应使肿瘤细胞蛋白质变性坏死,其热效率较射频消融更高,可形成更大范围的消融区。该技术适用于位置较深或靠近大血管的肝癌病灶,但对操作精度要求较高,需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肝癌患者需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及肝功能情况选择个体化介入方案。术后需定期复查增强CT或MRI评估疗效,同时需配合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控制病情进展。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监测肝功能及并发症,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