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总有分泌物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由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疾病引起。若伴随红肿、瘙痒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皮脂腺分泌旺盛是皮肤表面常见分泌物来源,尤其在青春期或油性皮肤人群中更明显。雄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这类分泌物通常呈淡黄色或乳白色,无特殊异味。日常清洁不当或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导致分泌物堆积,但一般不伴随疼痛或瘙痒感。建议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
2、毛囊炎
细菌感染引发的毛囊炎症会导致毛囊口出现脓性分泌物,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典型表现为红色丘疹顶端可见黄白色脓点,按压时可能有少量脓液渗出。急性期可伴有局部灼热感和压痛,严重者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治疗时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类药膏。
3、脂溢性皮炎
马拉色菌过度增殖引发的慢性炎症常见于头面部,特征性表现为油腻性黄色鳞屑伴粘着性分泌物。皮损多发生在鼻翼两侧、眉弓等皮脂腺丰富区域,可能伴有轻度瘙痒。治疗时可使用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等抗真菌制剂,严重者可短期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日常应注意观察分泌物性状,若持续存在或伴有皮肤破溃、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