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其内部构造主要包括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三部分,同时包含宫腔、输卵管开口等结构。这些构造共同承担着月经来潮、胚胎着床及胎儿发育等生理功能。
1、内膜层内膜层是子宫最内层的黏膜组织,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组成。根据月经周期变化可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在雌激素作用下周期性增生、脱落,形成月经;基底层负责修复再生。内膜含有丰富的腺体和血管,为受精卵着床提供营养支持,着床后进一步发育为蜕膜。
2、肌层肌层由三层交错排列的平滑肌构成,厚度约0.8-1.5cm,是子宫最厚的结构层。肌纤维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妊娠期可拉伸至非孕期的10-20倍。肌层间穿行着血管网络,分娩时通过规律收缩促进胎儿娩出,产后帮助止血和子宫复旧。
3、浆膜层浆膜层为覆盖子宫外表面的腹膜组织,与盆壁腹膜相延续。在子宫前壁与膀胱形成膀胱子宫陷凹,后壁与直肠构成直肠子宫陷凹(道格拉斯窝)。该层通过分泌少量浆液减少器官间摩擦,同时在炎症或出血时可积聚液体形成盆腔积液。
子宫顶部两侧通过输卵管与卵巢相连,宫腔呈倒三角形,容量约5ml,妊娠末期可增至5000ml。宫颈管内有黏液栓形成屏障,防止病原体上行感染。日常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关注月经周期变化,出现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