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囤积症的特征

胡茂荣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囤积症通常表现为难以丢弃物品、过度收集、居住空间杂乱、决策困难、社交影响以及情绪困扰等特征。这些行为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需及时识别并干预。

1、难以丢弃物品

患者对丢弃物品感到极度痛苦,即使物品已无实用价值或严重损坏。这种执念源于对物品的情感依恋,认为未来可能用到,导致家中堆积大量无用物件。

2、过度收集

患者会持续获取大量物品,包括免费宣传品、打折商品等。这种行为常超出实际需求,甚至未拆封即被囤积,反映出对物品的强烈占有欲。

3、居住空间杂乱

生活区域被物品占据,床铺、桌椅等家具失去原有功能。厨房无法烹饪、卫生间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较为常见,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4、决策困难

患者在物品分类、整理方面存在认知障碍,难以判断物品价值。这种决策能力缺陷导致无法有效管理物品,加剧囤积行为。

5、社交影响

过度囤积常引发家庭矛盾,亲友关系紧张。患者因居住环境脏乱产生社交回避,逐渐自我孤立,严重者可能出现婚姻破裂或独居状态。

6、情绪困扰

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对自身行为感到羞耻却无法自控。部分患者会因他人清理其物品出现强烈愤怒或恐慌反应。

若出现上述特征建议及时寻求心理科或精神科帮助。认知行为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等)能有效改善症状。家庭成员应避免强行清理物品,需通过专业指导循序渐进地帮助患者建立合理处置观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