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失眠通常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推拿、药膳调理以及情志调摄等方法,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体质辨证论治。以下是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
1、中药治疗根据失眠的不同证型选择方剂。心脾两虚者可用归脾汤补益心脾;肝火扰心者常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心肾不交者适用天王补心丹交通心肾。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药物配伍和剂量,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选取神门、三阴交、百会等穴位进行针刺,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改善睡眠质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能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对入睡困难型失眠效果显著。
3、推拿按摩采用头面部穴位按摩配合肢体放松手法。常用印堂、太阳、风池等穴位进行点按,配合足底涌泉穴推擦,可疏通头部经气,缓解紧张性失眠。每周2-3次为宜。
4、药膳调理根据体质选用食疗方案。阴虚火旺者可用百合莲子粥滋阴安神,气血不足者适合桂圆红枣茶补血养心。建议晚餐后饮用酸枣仁煮水,含黄酮类物质具有镇静作用。
5、情志调摄运用五音疗法配合呼吸训练。宫调音乐配合腹式呼吸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通过舒缓运动改善睡眠节律,每日练习30分钟效果更佳。
失眠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建议就诊正规中医医疗机构,通过脉诊、舌诊等辨证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切忌擅自更改用药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