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呼吸衰竭是指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导致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的病理状态。其诊断标准为动脉血氧分压(PaO₂)低于60mmHg,同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高于50mmHg。
二型呼吸衰竭的核心机制是肺泡通气量下降,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受阻和氧气摄入不足。常见病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重症哮喘、胸廓畸形、神经肌肉疾病等,这些疾病或通过气道阻塞,或通过限制胸廓运动,最终造成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肺性脑病。
治疗需在严密监测血气指标下进行,主要包括控制性氧疗(如文丘里面罩给氧)、无创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术机械通气。同时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改善通气,并积极控制感染等诱因。日常管理中应强调戒烟、预防呼吸道感染,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需长期随访。若出现呼吸频率异常、意识改变等表现,应立即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