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出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先兆流产、异位妊娠、胎盘异常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孕期少量出血可能由激素水平波动或宫颈黏膜受刺激引起,但持续性出血或伴随腹痛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原因孕早期受精卵着床时,部分孕妇可能出现少量淡粉色或褐色分泌物,通常持续1-2天自然消失。孕中期因宫颈血管丰富,同房或妇科检查后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这种出血量少且无腹痛。
2、先兆流产胚胎发育异常或孕酮不足可能导致子宫异常收缩,表现为阴道出血伴阵发性下腹痛。超声检查可见孕囊形态正常但伴有宫腔积液,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固肾安胎丸等药物进行保胎治疗。
3、异位妊娠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后,随着胚胎生长可能导致输卵管破裂出血,典型表现为停经后突发下腹剧痛伴阴道流血,这种情况需通过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和超声检查确诊,确诊后需立即进行甲氨蝶呤注射液药物治疗或腹腔镜手术治疗。
4、胎盘异常孕中晚期出血需警惕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表现为无痛性反复出血,可通过超声检查胎盘位置确诊;胎盘早剥多伴有腹痛及子宫张力增高,这两种情况都可能需要住院观察或剖宫产终止妊娠。
若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孕妇需立即卧床休息并记录出血量、颜色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或进行盆浴,建议携带既往产检资料及时前往产科急诊,通过超声检查、胎心监护等评估胎儿状况,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