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智齿的影响通常包括邻牙损伤、术后肿胀疼痛、感染风险、干槽症以及暂时性张口受限等,这些影响多数属于术后常见并发症,但也与个体差异及操作技术相关。
1、邻牙损伤若智齿位置不正或与邻牙紧密接触,拔除过程中器械可能对邻牙造成轻微损伤,如牙釉质划痕或松动,这种情况多见于阻生智齿拔除,需在术前通过X线检查评估牙齿位置,术中精细操作以减少邻牙受损风险。
2、术后肿胀疼痛拔牙后局部组织会出现创伤性炎症反应,表现为面部肿胀和疼痛,通常持续3-5天。冷敷和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可缓解症状,若疼痛持续加重需及时复诊。
3、感染风险开放性创口可能因口腔细菌侵入引发感染,出现红肿化脓、发热等症状。严格遵循术后24小时禁漱口、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4、干槽症发生率约3%-5%,表现为术后3-5天剧烈疼痛伴腐臭味,因血凝块脱落导致骨面暴露引发。需及时进行清创术处理并使用碘仿纱条填塞,配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治疗。
5、暂时性张口受限手术创伤可能引起咀嚼肌群反应性痉挛,导致张口度暂时减少。通常通过局部热敷和肌肉功能锻炼,2-3周内可逐渐恢复,严重者可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炎症反应。
拔智齿术后需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48小时进流食,并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超过38.5℃,应立即返院检查。选择经验丰富的颌面外科医师操作,可显著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