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小儿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郝薇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小儿急性胃肠炎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治疗通常采用调整饮食、补液治疗、止泻治疗、调节肠道菌群及抗生素治疗等方法。具体治疗方案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调整饮食

患病期间需减少食物摄入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米粥等。避免高糖、高脂肪及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胃肠道负担。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

2、补液治疗

轻中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需少量多次喂服。严重呕吐或脱水时需静脉输液,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等,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止泻治疗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内病原体及毒素,保护肠黏膜,减少腹泻次数。该药物需空腹服用,与其他药物间隔1-2小时使用,避免影响疗效。

4、调节肠道菌群

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能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繁殖。需注意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

5、抗生素治疗

仅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如出现黏液脓血便、持续高热等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头孢克肟等药物。病毒性感染无需使用抗生素。

患儿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频繁腹泻引发皮肤破损。若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尿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或血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滥用止泻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