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破水后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保持平卧姿势、观察羊水情况、避免感染、监测胎儿情况、及时就医等,具体处理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
1、保持平卧姿势
破水后孕妇应避免站立或行走,立即采取平卧位并抬高臀部,防止羊水进一步流出。此姿势可降低脐带脱垂的风险,尤其在胎位不正或胎头未入盆的情况下更为重要,同时减少羊水流失过多导致胎儿缺氧的可能。
2、观察羊水情况
需记录破水时间,观察羊水颜色、气味及流出量。正常羊水为清亮无色或淡乳白色液体,若呈黄绿色、褐色或有异味,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或感染,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3、避免感染
破水后禁止盆浴、性生活及使用卫生棉条,以防病原体上行感染。医护人员可能进行会阴消毒,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监测孕妇体温及血常规指标。
4、监测胎儿情况
需立即进行胎心监护,观察胎心率基线、变异及宫缩情况。孕妇需每2小时计数胎动,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若胎动减少50%或消失,需紧急处理。持续电子胎心监护可评估胎儿宫内状态。
5、及时就医
无论妊娠周数大小,破水后均需立即就医。妊娠周数≥37周者,通常在破水后12-24小时内启动引产;妊娠周数小于34周者需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并给予硫酸镁保护胎儿脑神经,同时进行期待治疗延长妊娠周数。
孕妇破水后需保持冷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医途中需持续保持平卧位,用消毒垫巾保护会阴部。注意记录破水时间、羊水量及性状,及时向接诊医生汇报。避免自行服用药物或采用民间偏方,所有治疗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妊娠周数、感染指标及胎儿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