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通常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症状存在差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能出现剧烈眼痛、视力骤降、虹视等症状;慢性青光眼则以视野缺损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急性发作时会出现眼球剧烈胀痛,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部,视力可能在数小时内急剧下降至仅存光感。由于眼压急剧升高引起角膜水肿,患者看灯光时会出现彩虹样光晕,即虹视现象。部分患者会伴随眼球充血、瞳孔散大等症状。
2、慢性青光眼症状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会出现视野进行性缩小,表现为走路时常碰撞物体、阅读漏字等现象。晚期可能出现管状视野,即仅保留中心视力,这类青光眼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存在不可逆视神经损伤。
3、全身伴随症状在急性发作期,患者常因眼压骤升引发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因剧烈头痛误诊为脑血管疾病,需通过眼科专科检查鉴别。少数患者会因眼心反射出现心率减慢等心血管症状。
若出现突发性视力下降伴眼痛头痛,或发现视野范围逐渐缩小,建议立即到眼科进行眼压测量、视野检查及前房角镜检查法。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者应每年进行青光眼筛查,早期发现可通过药物或激光治疗控制病情进展。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眼压和视神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