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肺部怎么检查

谢军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肺部检查通常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检查、侵入性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方式,具体需根据病情由医生综合判断。常见的检查手段可帮助明确肺部病变的性质、范围及严重程度。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是初步筛查肺部疾病的常用方法,能够显示肺炎、结核病、肿瘤等病变的大致形态。CT检查分辨率更高,可发现微小病灶,对肺癌、肺结节、间质性肺病的诊断价值较高。MRI适用于纵隔或血管相关疾病的评估,但因肺部含气较多,应用相对受限。

2、实验室检查

痰液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涂片、细胞学分析等,可辅助诊断感染或肿瘤。血液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可评估感染程度,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肺癌筛查。血气分析能反映肺换气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

3、肺功能检查

通过肺量计测定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可鉴别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散功能检测有助于间质性肺病评估。

4、侵入性检查

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气道结构,进行活检或肺泡灌洗,适用于肺癌、肺结核的诊断。经皮肺穿刺活检适用于外周型肺部肿物的病理诊断。胸腔镜检查可用于胸膜疾病或肺外周病变的微创探查。

5、其他检查

超声检查对胸腔积液定位和穿刺引导有重要作用。PET-CT常用于肺癌分期和鉴别肺部病灶的良恶性。过敏原检测适用于哮喘或过敏性肺炎患者的病因筛查。

若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医生会根据病史、体征选择适宜的检查组合,患者需配合完成检查流程,避免因焦虑延误诊断。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医师解读,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后续诊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