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早期通常可能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或腹部不适、里急后重感以及贫血等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需提高警惕。
1、便血直肠癌早期常出现便中带血,血液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与大便混合或附着于表面。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是痔疮出血,但直肠癌的便血通常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可能伴随黏液分泌。
2、排便习惯改变患者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形状可能变细、变扁,甚至出现铅笔样便,这与肿瘤占据肠腔导致肠道狭窄有关。
3、腹痛或腹部不适肿瘤生长可能刺激肠道或引发局部炎症,导致下腹部隐痛、胀痛或痉挛性疼痛。部分患者进食后腹部不适感可能加重。
4、里急后重感由于肿瘤位于直肠下端靠近肛门部位,患者常有肛门坠胀感,排便后仍有便意却无法排净,这种症状在肿瘤位置较低时尤为明显。
5、贫血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因便血量较少,可能直到体检时才发现血红蛋白下降。
若出现上述症状超过两周未缓解,尤其有直肠癌家族史或年龄超过45岁者,建议及时进行直肠指检、肠镜等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根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