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蛋白偏高可能是肝脏疾病、免疫系统异常、慢性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原因做针对性的改善。
1.肝脏疾病
肝脏是合成球蛋白的主要器官,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可能导致肝脏合成球蛋白功能异常,引起球蛋白偏高。治疗肝脏疾病常用的药物有复方甘草酸苷片、乳果糖口服溶液、复方氨基酸胶囊等,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免疫系统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球蛋白偏高。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需遵医嘱用药。
3.慢性感染
慢性细菌、病毒感染如结核病、乙肝等,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球蛋白,引起球蛋白偏高。治疗慢性感染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阿莫西林等,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与肿瘤、遗传等因素有关。球蛋白偏高患者日常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