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稀水即水样腹泻,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感染性肠炎、食物中毒等疾病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病因。
1、生理性原因饮食不当如进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蠕动加快,水分未被充分吸收便排出体外,从而引发水样便。这种情况通常不伴有其他明显不适,调整饮食后多可自行缓解。
2、感染性肠炎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导致肠道分泌大量肠液。此类患者常伴有腹痛、发热症状,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配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3、食物中毒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后,细菌毒素会刺激肠道神经丛引发剧烈肠蠕动。多在进食后2-6小时突发水样泻,可能伴随呕吐症状。需及时进行补液治疗,严重时可使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严重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隔夜饭菜,腹泻期间可进食米汤、粥类等清淡饮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