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通常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定期复查、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建议根据息肉性质和医生指导选择合适方案。
1、内镜下切除对于体积较小、形态规则的良性息肉,可直接在肠镜下进行切除。常用方式包括高频电切术、黏膜切除术或氩离子凝固术等,操作创伤小且恢复快,能有效预防息肉癌变风险。术后需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
2、定期复查若息肉体积较小且无恶性特征,或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医生可能建议暂时观察并定期复查肠镜。通常6个月至1年需重新评估息肉变化,期间需密切留意排便习惯改变、腹痛或便血等症状。
3、药物治疗部分炎性息肉可能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或应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抗炎药物控制原发病。药物治疗需结合病因,不能替代切除治疗。
发现肠息肉后应避免焦虑,及时与医生沟通病理结果和治疗方案。术后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遵医嘱定期复查肠镜,尤其是有家族史或多发息肉患者,以实现早诊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