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的小饰品是否对人体有害需根据其材质而定,通常正规生产的合格产品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注意部分可能存在的风险。日常应避免婴幼儿接触或啃咬此类物品,以降低潜在危害。
夜光饰品的发光材料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传统产品可能含有硫化锌混合物,此类材料通常需要微量放射性元素激发荧光,长期贴身佩戴可能存在辐射暴露风险。现代工艺多采用新型蓄光型材料如铝酸锶,通过吸收可见光储存能量,在黑暗环境下释放冷光,此类非放射性材料的安全性已通过多项检测认证。部分低价劣质产品可能添加铅、镉等重金属以增强发光效果,这些有毒物质可通过皮肤接触或误食进入人体。
儿童接触夜光饰品需特别注意其材质安全性。婴幼儿存在啃咬习惯时,饰品表面的荧光涂料可能脱落并被误吞,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
建议选择正规厂商生产的环保型夜光饰品,避免购买有明显刺鼻气味或涂层易脱落的产品。佩戴后如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用。家长应将此类物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位置,定期检查饰品的完整性,发现破损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