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厌奶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喝奶量减少、喝奶时间缩短、喝奶时易分心等,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营造安静环境、更换奶嘴等方式改善,必要时需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若症状长时间未缓解,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原因。
1、调整喂养方式
婴儿出现短暂厌奶可能与喂养间隔过短、奶量过多有关。家长可尝试减少单次喂奶量,适当延长两次喂奶间隔时间,避免强迫婴儿进食。若为4-6月龄婴儿,可尝试添加少量辅食补充营养。
2、营造安静环境
喂奶时应选择光线柔和、无嘈杂声响的环境,避免周围存在分散婴儿注意力的玩具或声音。喂奶时尽量固定姿势,减少外界干扰,让婴儿专注于进食过程。
3、更换奶嘴或奶瓶
部分婴儿可能因奶嘴流速不合适而厌奶。家长可观察婴儿吮吸时的表现,若出现呛奶或吸吮费力,需及时更换孔径更合适的奶嘴。奶瓶建议选择仿母乳设计的款式,帮助婴儿适应。
4、排查疾病因素
若伴随发热、腹泻、哭闹不安等症状,需警惕咽喉炎、中耳炎、牛奶蛋白过敏等疾病。家长应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必要时进行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氯雷他定糖浆等药物治疗。
日常应注意记录婴儿每日奶量及体重变化,避免在厌奶期频繁更换奶粉品牌。若连续3天奶量减少50%以上或体重增长停滞,需及时到儿科就诊,通过腹部B超、微量元素检测等评估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