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传染他人。是否具有传染性主要取决于患者体内结核分枝杆菌的活动状态以及是否接受规范治疗。
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可能将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排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但感染后是否发病与个人免疫力密切相关。例如,与患者长期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被传染。
但处于非活动期的肺结核患者通常不具有传染性。此外,患者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2-4周后,随着痰液中细菌量显著减少,传染性会明显降低。临床数据显示,经过规范治疗的患者,约85-90%可在2年内治愈,且治疗6个月后基本无传染性。
日常预防建议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咳嗽患者密切接触。若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等症状超过2周,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所就诊。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的全程治疗,家属可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规范治疗不仅能治愈疾病,也能有效阻断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