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的常见症状包括肛门肿物脱出、排便困难、肛门失禁、肛门疼痛以及出血等。若出现上述表现,建议尽早就诊明确病情。
1、肛门肿物脱出
这是直肠脱垂最典型的症状。早期可能在排便后出现直肠黏膜从肛门脱出,便后自行缩回;随着病情进展,脱出物可能无法自行回纳,需用手托回,严重时咳嗽或久站即可脱出。脱出物呈环状或圆柱形,表面可见黏膜皱襞。
2、排便困难
由于直肠反复脱出,可能伴随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排便不尽感或排便费力。部分患者会出现肛门坠胀感,长时间站立或活动后加重。
3、肛门失禁
长期反复脱垂可能损伤肛门括约肌,造成控便能力下降。早期可能表现为黏液渗出污染内裤,后期可能出现稀便或排气失控,严重时甚至无法控制成形粪便。
4、肛门疼痛
脱出的直肠黏膜若发生嵌顿或绞窄,可能引起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在托回脱出肠管时可能出现撕裂样疼痛,伴有局部出血。
5、出血
脱垂的直肠黏膜因摩擦破损可能出现少量鲜红色出血,通常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若发生溃疡或感染,可能加重出血症状。
直肠脱垂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蹲久坐。日常可进行提肛锻炼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每次收缩肛门5-10秒后放松,每日练习3-5组。若发现肛门有肿物脱出且无法回纳,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避免发生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