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一般在4-5个月开始出现胎动,具体时间因孕妇体质及胎儿发育情况存在个体差异。胎动是胎儿在子宫内活动的表现,其频率和强度会随着妊娠周数增加逐渐变化。
1.孕16-20周
此阶段通常为初次感知胎动时期。初产妇因缺乏经验,可能将早期胎动误认为肠蠕动,实际表现为轻微震颤或气泡感。经产妇因有过妊娠经历,多能更早识别胎动,最早可在16周左右察觉。
2.孕21-28周
胎儿运动能力增强,可做出踢腿、翻身等大幅动作。此时羊水量充足,胎儿活动空间较大,孕妇能清晰感知每日数十次的规律胎动,夜间仰卧位时感知尤为明显。
3.孕29-40周
随着胎儿体积增大,宫腔相对狭窄致活动幅度减小,但肢体力量增强使胎动力度加大。足月时胎动频率可能略有减少,但每小时有效胎动应不少于3-5次。
建议孕妇从孕28周起每日固定时间进行胎动计数,采取左侧卧位专注记录1小时内的活动次数。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20次,或较日常规律减少50%以上,需及时就诊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定期产检时可通过多普勒听诊或B超评估胎儿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