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转氨酶、胆红素、蛋白质、碱性磷酸酶以及γ-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可评估肝脏代谢、合成及排泄功能。检查结果需结合个体情况由医生综合分析。
1.转氨酶转氨酶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谷草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释放入血,数值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谷草转氨酶在心脏和骨骼肌中也有分布,其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坏死或心肌损伤。
2.胆红素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升高可见于溶血性疾病、胆道梗阻或肝细胞性黄疸。
3.蛋白质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白蛋白降低常见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球蛋白升高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或慢性感染有关。
4.碱性磷酸酶该酶在骨骼和肝胆系统活跃,生理性升高见于儿童生长期或妊娠期。病理性升高常见于胆道梗阻、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骨肿瘤等疾病,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5.γ-谷氨酰转肽酶该指标对酒精性肝病和胆道疾病较敏感。长期饮酒者γ-谷氨酰转肽酶常显著升高,戒酒后数值可逐渐下降。胆管癌、药物性肝损伤等也会引起该酶水平异常。
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饮酒及剧烈运动。若发现指标异常,应配合医生完善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肝脏超声检查等进一步检查。定期监测肝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病等病变,慢性肝病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