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作为中药,通常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调经止痛、改善微循环、抗炎等功效与作用。其临床应用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使用。
1、活血行气
川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辛散温通,能促进气血运行。中医认为其走而不守,可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常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疼痛或头痛。
2、祛风止痛
川芎善治头面及周身风湿痹痛,尤其对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痛效果显著。其辛温特性可疏散外风,通络止痛,常与羌活、白芷等配伍增强疗效。
3、调经止痛
针对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川芎能调节冲任二脉,改善子宫血液循环。与当归、白芍同用可增强调经作用,缓解经期腹痛、经血不畅等症状。
4、改善微循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具有扩张外周血管作用,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这种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5、抗炎
川芎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这种特性使其在治疗慢性炎症性疾病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但需配合其他药物使用。
使用川芎时需注意辨证施治,血虚气弱者慎用,月经过多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