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鹅口疮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抗真菌治疗、保持口腔清洁、调整喂养方式、增强免疫力以及必要时口服药物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局部抗真菌治疗鹅口疮由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口腔黏膜。也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通过改变口腔酸碱环境抑制真菌繁殖。用药时需用棉签轻柔擦拭患处,避免损伤黏膜。
2、保持口腔清洁每次哺乳后用温水清洁宝宝口腔,可使用无菌纱布蘸取生理盐水轻拭舌面和颊黏膜。奶瓶、奶嘴等喂养工具需每日煮沸消毒,母亲哺乳前需清洁双手及乳头,防止交叉感染。
3、调整喂养方式避免让宝宝长时间含着奶嘴睡觉,减少奶渍残留。母乳喂养者需排查母亲是否存在乳头真菌感染,必要时同时治疗。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应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防止真菌滋生。
4、增强免疫力保证宝宝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B族和锌元素。对于反复发作的患儿,需排查是否存在免疫缺陷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通过合理膳食和规律作息提升抵抗力。
5、口服药物治疗对于顽固性或全身性感染,医生可能开具氟康唑口服混悬液等抗真菌药物。用药期间需观察宝宝有无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并严格按疗程服用避免复发。
日常应注意避免强行刮除口腔白膜,以免加重黏膜损伤。治疗期间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鹅口疮通常1-2周可痊愈。若宝宝出现拒食、发热或白膜扩散至咽喉部,需立即就医。家庭成员有真菌感染者应同步治疗,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