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肩周炎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等局部穴位,同时可配合远端穴位如合谷穴、曲池穴等。具体选穴需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辨证决定,不可自行操作。
肩周炎针灸治疗常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肩髃穴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可缓解肩前侧疼痛;肩髎穴在肩峰后下方,主治肩后侧活动受限;肩贞穴位于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可改善肩关节外展困难。远端常取手阳明经的合谷穴和曲池穴,前者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后者在肘横纹外侧端,二者协同能疏通上肢经络气血。部分患者需配合特殊穴位,如出现肩臂外侧疼痛可加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处;伴有颈部僵硬者可配风池穴。血瘀证型可在膈俞穴行刺络拔罐,寒湿证型可在上述穴位施灸。临床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20-30分钟,配合温针灸效果更佳。
针灸治疗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执业中医师操作,治疗期间应避免肩部受寒。急性期患者可配合推拿松解粘连,慢性期建议进行爬墙、甩手等康复锻炼。若经2-3个疗程(每周3次)效果不佳,需进一步排查颈椎病、肩袖损伤等继发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