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确诊通常需要结合眼科专业检查与患者症状表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视力变化、晶状体混浊程度以及其他眼部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明确是否存在白内障。
视力检查是白内障诊断的基础项目,通过标准视力表测试可初步评估视功能受损情况。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能够清晰观察角膜、前房、虹膜及晶状体结构,可准确识别晶状体皮质、核或后囊下的混浊位置与范围。眼压测量有助于排除青光眼等可能影响视力的并发症,眼底检查则能评估视网膜、视神经的健康状态。对于复杂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或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这些影像学手段可详细显示晶状体形态学改变。
当出现视物模糊、眩光感、色觉改变等典型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眼科就诊。专业医师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并定期随访观察病情进展。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合理控制血糖血压等全身性疾病,这些措施有助于延缓白内障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