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面部穴位按摩作用

江一平 中医消化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面部穴位按摩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一般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皮肤状态、调节脏腑功能、舒缓神经等作用。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达到局部与全身调理的效果。

1、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面部穴位能刺激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帮助代谢废物排出。例如按压颧髎、颊车等穴位,可改善面部气血运行,缓解肤色暗沉或局部水肿,使皮肤呈现健康光泽。

2、缓解肌肉紧张

长期表情活动或压力可能导致咬肌、额肌等面部肌肉僵硬。轻柔的穴位按摩如揉按太阳穴、鱼腰穴,能放松肌筋膜,减轻紧张性头痛、眼周疲劳及下颌关节不适,恢复肌肉弹性。

3、改善皮肤状态

通过四白穴、地仓穴等部位的适度按揉,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增强皮脂腺分泌调节能力。配合规律按摩能提升皮肤保湿度,辅助改善痤疮预后色素沉着,延缓皱纹生成。

4、调节脏腑功能

中医理论认为面部穴位与内脏存在经络联系。例如鼻翼旁的迎香穴属大肠经,适当点按可辅助改善便秘;承浆穴对应生殖系统,按摩可能对内分泌调节产生良性刺激。

5、舒缓神经

面部神经末梢分布密集,按摩攒竹穴、印堂穴等区域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持续轻柔的按压能帮助释放压力,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焦虑情绪和睡眠障碍。

进行面部穴位按摩前建议清洁皮肤并使用润滑介质,避免过度牵拉皮肤。操作时力度需均匀柔和,每个穴位按压时间以1-2分钟为宜。若存在急性皮炎、开放性伤口或面部感染时不宜进行。日常可结合热敷提升按摩效果,但出现疼痛加剧或不适感应立即停止。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