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老年人骨质退化是怎么回事

曹凯 骨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老年人骨质退化可能与生理性退化、钙摄入不足、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

1、生理性退化

随着年龄增长,骨骼代谢逐渐失衡,骨形成减少而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密度降低、骨微结构破坏。这是正常的衰老现象,但可能伴随腰背酸痛、易骨折等症状。日常可通过补充钙质、适度运动等方式延缓骨质退化。

2、钙摄入不足

老年人饮食摄入不足或吸收能力下降,可能导致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缺乏,影响骨矿化。长期缺钙会加剧骨质疏松风险。可通过调整饮食(如牛奶、豆制品)、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补充剂改善。

3、激素水平变化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降,男性雄激素减少,均会加速骨量流失。此类激素变化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症,表现为身高变矮、脊柱变形等。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药物抑制骨吸收,或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日常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度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若出现频繁骨痛、骨折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排查继发性骨质疏松或其他骨骼疾病,避免延误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