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感染性葡萄膜炎怎么治疗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散瞳药物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方案。具体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1、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择针对性药物。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常选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真菌感染需应用氟康唑、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给药方式包括局部滴眼、结膜下注射或全身静脉给药。

2、糖皮质激素治疗

在有效抗感染基础上,可短期使用泼尼松龙滴眼液或口服泼尼松控制炎症反应。需严格遵循阶梯减量原则,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用药期间需监测眼压变化,警惕激素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3、散瞳药物应用

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或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睫状肌麻痹剂,每日1-2次点眼。通过扩大瞳孔防止虹膜后粘连,同时缓解睫状肌痉挛引起的疼痛。用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需避免驾驶操作。

4、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联合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布洛芬口服制剂等药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眼痛、畏光等不适症状。需注意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建议餐后服用。

5、手术治疗

出现继发性青光眼、玻璃体混浊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时,需行前房穿刺术、玻璃体切割术等干预。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定期复查房水病毒载量等指标。

建议患者尽早就诊眼科进行房水PCR检测和药敏试验,明确病原体类型。治疗期间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导致感染扩散。若出现视力急剧下降、剧烈眼痛或眼压升高等情况,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