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的症状主要包括消化系统不适、皮肤和黏膜异常以及全身性表现。由于肝脏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多种与代谢、解毒相关的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消化系统不适
慢性肝病可能导致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饭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腹泻或脂肪泻。部分患者还会因门静脉高压导致胃肠道瘀血,加重消化道不适。
2、皮肤和黏膜异常
肝功能异常会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皮肤和巩膜黄染(黄疸)。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这与胆汁酸盐沉积刺激神经末梢有关。此外,部分患者可见蜘蛛痣、肝掌等特征性表现,这与雌激素灭活减少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相关。
3、全身性表现
肝脏合成功能下降会导致白蛋白减少,引发下肢水肿或腹水。患者常有持续乏力、体重下降,可能与能量代谢障碍有关。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可致牙龈出血、鼻衄等出血倾向,严重者可能出现皮下瘀斑。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肝病科或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肝功能检测、超声、CT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饮酒、滥用药物,注意饮食清淡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